教室最后一排的课桌歪斜地贴着垃圾桶,十二岁的张小明用英雄钢笔在课本上画下第37只恐龙。墨汁在"五年级下册"的烫金字上洇开,前排男生扭头冲他比划口型时,钢笔尖狠狠戳穿了霸王龙的尾巴。

图片来源网络

"第几次了?再考28分就滚去四年级!"班主任王老师把新课本摔在桌上,粉笔灰簌簌落在张小明的后颈。这是他在五年级的第三年,校服衣摆还留着去年被同学剪破的裂口。课间,几个同学聚在教室角落窃窃私语,不时向张小明投来嘲笑的目光,他只能默默把画满恐龙的课本抱在怀里,缩在座位上。

医院的消毒水味道是在春末浸透张小明的。爷爷枯瘦的手从被单下伸出,蓝墨水在病历本空白处画了歪扭的过山车轨道:"等小明考及格,咱们爷俩坐这个。"那张垫着麻辣烫的期末考卷上,28分的红字洇开了油渍,爷爷的评语像攀在轨道上的藤蔓。回到家里,张小明看着墙上爷爷贴的各种恐龙画报,摸着爷爷送他的恐龙模型,泪水止不住地流。他知道自己成绩差,可怎么努力都看不到希望。

殡仪馆的雨缠着香灰落在窗棂上时,张小明的校服口袋窸窣作响。被体温捂软的门票边缘卷着毛边,那是张画满恐龙涂鸦的数学考卷。穿堂风吹散蓝墨水写的"云霄飞车",他忽然发现爷爷把"60分"的"6"画成了小恐龙。

穿碎花裙的女人在废墟里捡到张小明的那个下午,他正用红砖在断墙上画喷火的翼龙。工地砂砾中混着24色马培德蜡笔,李雯蹲下来时,裙摆沾上了他裤管的泥点:"要不要试试群青色?火焰边缘加这个颜色会飞起来。"原来,李雯是鹿状元辅导班的金牌教师,她一眼就看出张小明虽然成绩不好,但在绘画和想象力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。

鹿状元辅导班的绿纱窗滤过广场白鸽的掠影,李雯办公桌上的薄荷糖罐子总倒映着窗外的流云。走进辅导班,墙上挂满了学生们的优秀作业和励志标语,"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状元"几个大字格外醒目。张小明的错题本每页都画着戴博士帽的恐龙,李老师用他爷爷的钢笔批注时,蓝墨水会顺着霸王龙的脊刺流淌。李雯不仅耐心地为他讲解数学知识,还巧妙地将恐龙元素融入教学,比如用恐龙的奔跑速度来讲解速度计算公式,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。在这里,张小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学习氛围,同学们互相鼓励,共同进步。

第一次数学单元考,张小明的橡皮擦破了卷子。65分的数字被汗水晕成蝌蚪状,王老师用教鞭敲着他移到第二排的新课桌:"下次再让我抓到作弊......"张小明委屈地低下头,眼眶泛红。回到家,他看着墙上爷爷的照片,暗暗发誓一定要证明自己。

真正让全班哗然的是期中考试的作文题。当张小明的《会画画的钢笔》被印成范文时,教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。同学们纷纷围过来,看着作文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文字和独特的见解,脸上满是羡慕。李雯正在办公室烧着获奖证书复印件。火苗舔过"爷爷说每个错字都是逃跑的小恐龙"那句时,窗外的白鸽惊飞了一片。

期末考前夜,张小明在台灯下组装最后一道应用题。爷爷的钢笔在草稿纸上勾出过山车轨道,蓄水池的进出水口变成张着大嘴的雷龙。他想起在鹿状元辅导班学到的解题方法,思路逐渐清晰起来。月光爬上他贴在墙上的95分考卷,那些曾经画满恐龙的教科书,如今记着密密麻麻的蓝色批注。

发榜那天,张小明的名字像黑马闯进年级前十的队列。王老师摘下老花镜反复核对分数时,他摸到了校服内袋里的游乐园门票。蝉鸣震耳的走廊里,李雯把群青色的蜡笔放进他手心:"你爷爷刚才托梦给我,说那只翼龙画得翅膀该再宽些。"

黄昏的广场上,最后一只白鸽掠过少年宫尖顶。张小明攥着满分的期末试卷奔向摩天轮,风鼓起他曾经总沾着墨渍的衣摆。在地平线尽头,他看见穿灰布衫的背影正把蓝墨水画的过山车,接进漫天火烧云的轨道里。

图片来源网络

辅导班的窗台上,群青色的蜡笔在夕阳里融成一道虹。那些曾被判了死刑的课本,此刻正在风里哗哗翻动,每一页都站着展翅欲飞的恐龙。鹿状元辅导班,就像一座充满魔力的知识城堡,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翅膀,飞向梦想的天空。在这里,奇迹每天都在发生,下一个创造奇迹的,会是你吗?